地动仪。
资料图片地震的侦测与“预警”今天我们都知道,地震跟板块运动有关。
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验震器。
但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少之又少,《后汉书·张衡传》对地动仪的外观和用法做了简单介绍,之后的《续汉书》《后汉纪》等七部典籍中对地动仪的记载与《后汉书》大体相同,多部典籍资料相加也仅留下了几百字的记载,这部“神秘的”仪器曾侦测到一场地震。 在汉顺帝阳嘉三年,地动仪突然发动,显示西部有地震发生,但是洛阳当地百姓并没有感受到地震的迹象,认为地动仪不灵验,结果过了几天,距洛阳一千多里的甘肃有人快马送报,说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人们终于信服。 除了利用仪器侦测地震,古人也会依据一些反常的现象来“预警”。
清代宁夏《隆德县志》就记载了六条关于地震发生前的预兆,称为“震兆六端”。 这六条内容包括地震发生前天气异常忽冷忽热、井水浑浊泥渣上浮、池水无端上腾、海啸、地光、地震云等征兆。 曾经民间有经历过海原地震的老人讲述了当时地震发生前的奇怪现象,狗上炕、猪跳圈……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地震过后人们发觉:这些可能是地震前兆。 据《银川小志》记载,“宁夏地震,每岁小动,民习以为常,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狂吠,即防此患。
至春秋多雨,冬时未有不震者。
”书中记载了古代地震多发的季节,并且记载了古人曾通过观察动物的反常行为来判断地震的来临。 这些方法体现着古人的智慧,尤其像震前观察动物反常行为,也被现代科学证明并沿用至今。